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WELCOME YOUR ARRIVAL!

高素质专业研学人才培养缺失,千亿研学市场痛点怎么破?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 作者:崔文灿 | 发布时间: 2020-09-04 | 1071 次浏览 | 分享到:
研学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痛点也较为明显,如何构建研学实践生态圈?又如何破解高素质专业研学人才培养缺失之痛?
近日,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召开,有78家单位会员出席大会。与会单位涵盖了政府部门、中小学校、高校、旅游行业机构以及研学服务机构。

和一般意义上旅行有所不同,研学有非常强的教育诉求和教育特征。从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到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再到2018年,广东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政策支持提供了行业利好,旅游加教育相融合,进而催生了新业态。


研学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痛点也较为明显,作为中国开展研学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广州将如何构建研学实践生态圈?又如何破解高素质专业研学人才培养缺失之痛?


01 广州是中国开展研学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

旅游和教育,这两样从前看起来不搭边的行业,如今因研学“走到一起”。

如何界定研学旅游的关系?“旅行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研学旅行是通过旅行来实现教学育人的价值。”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刘俊说。

在刘俊看来,研学旅行并非短期热点,而是契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战略。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研学实践将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随着研学相关的措施不断出台,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红利,以及行业对于改革红利自下而上的响应,催生了整个中国研学行业爆炸式速度的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7年曾联合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预测,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6月对全国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问卷调研显示,仅40家国家级营地就已经开发了1123门课程、541条线路。

广州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刘琦宝告诉记者,广州有近1600所中小学校,中小学学生接近200万人,还有近54万名幼儿园儿童,以及184万名在校大学生,庞大的学生基数是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此外,广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和诸多高校资源也成开展研学活动的利好因素。

“北上广三个城市都是中国开展研学条件最好的地方,一线城市需求旺盛,教育资源很发达。”刘俊说。

“研学是教育的诗和远方,”刘琦宝说,“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高度重视研学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教育边界,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02 行业痛点:高素质专业研学人才培养缺失

产业链各端该如何应对这个千亿元“蛋糕”市场?又该如何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

作为行业观察者,刘俊发现,爆发式发展背后,暴露了许多痛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市场上看到的研学课程普遍表现出重游、轻学,多游、少学的特点。“从教育部改革的角度来说,研学这种课程是希望以旅行为手段,推动的是教育价值的呈现。如果我们的课程没有太多教育价值,如果课程只是原来旅行线路换了一种包装,那这样的行业繁荣与教育部门推进研学的初衷可能是有偏差的。”

研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高素质专业研学人才培养的缺失。刘俊介绍,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学旅游和学教育的是两拨人,旅游和教育体系为两张皮,而行业融合的当下,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生产不出既懂旅游又懂教育的人才,这导致大量研学机构的从业人员更多还是传统旅行社的从业人员,“这些旅行从业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知识的训练,所以他们提供出来的产品和课程很难体现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价值。”

刘俊多年来专注于高校本科旅游人才培养,如今,他计划从传统旅游教育向旅游加教育方向转变,发挥师范院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优势,跟学校已有的旅游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不光要懂旅游,还要懂教育的规律。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19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公告,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 2019年增补专业,要求自2020年起执行招生计划。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机构就业,以满足各级学校普遍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广泛需求。

“根据我们对于行业的调查和分析,市场最缺的是两种能力。”刘俊说,“一种是课程设计的能力,即能够把某种资源转化成教育学意义上的课程;一种是把这些课程通过执行运营转化为中小学生的研学体验。目前我们在努力研发能够培养以上两种能力的课程,同时也在遴选更优质的行业机构,来开展更多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丹霞山管委会副局长陈昉对此感触很深:“研学导师是中国目前最急缺的一个职业,而且是最需要规范的。从我们经验来看,它需要旅游和教育的跨界融合,而且需要在地基地的支持,因为学校里学的知识到大自然中的实操是非常困难的。建议每一个基地都跟高校、跟学校合作,开发自己的课程,为这些研学导师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作为2017年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拥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创新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常年开展各类主题研学活动。记者获悉,目前丹霞山研学基地跟全国30多个高校和机构联合研发了200多个课程,覆盖大中小学,年接待学生40余万人次。

陈昉告诉记者,丹霞山研学基地的研学导师有两个层级:第一种来自正规大学旅游或者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希望他拥有两个证:教师证和导游证,教师证可以使他把握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要求,导游证让他能够具备在户外讲解管理团队的能力。”第二种是在当地的科普达人,比如社区老百姓经过培训后,成为本土导师。

03 尚处于发展初期,探索构建研学生态圈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行业巨大的市场挖掘空间和资源整合度低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市场仍然远未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格局,或会在未来10年里长期处于市场参与主体共同摸索前行的蓝海中。

“整个生态体系还没有构建出来,目前中国研学行业大概3万家企业,绝大部分的企业的利润总额都是相对比较小,头部企业还没有真正的形成,整个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处于一点多面、集中度非常低的状态,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体系来搭建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这是刘俊经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如何构建出研学实践的生态圈?在刘俊看来,教育部门作为行业指导,对整个研学行业实践发展起到了总体指导和支撑作用;中小学校作为重要主体,需要对研学课程设计有总体设想,进而选择更专业的机构来帮助他们研发专属学校的研学课程。当机构和学校形成一种有效链接后,机构就会向高校提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而建立起整个需求关系。

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的正式成立对构建研学实践生态圈大有裨益。据首届会长吴浩宏介绍,协会将针对研学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及共性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依托广州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广州特色的精品研学实践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研学实践导师队伍,制定一批研学实践地方标准。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研学实践政策制定、规范管理等方面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这些工作都是我们非常迫切要做的。”吴浩宏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
审签 | 谢哲
实习生 | 何际红
近期研学推荐: